土家族过年习俗(选择题)

鹤峰定做服装-鹤峰县蛋糕店电话号码

答案:B

土家族习俗

--------------------------------------------------------------------------------

由于长时期与其他兄弟民族的交往,生活习俗、文化等互相影响、吸收,现已通用汉语和汉文。生活习俗与其他民族大同小异,现保留的独特部分极少。

居住 土家族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

婚姻 土家族的婚姻有姑表开亲之俗。一般姑家之女嫁舅家之子,称为“骨种”,“接亲路”,视为亲上加亲。土家族的婚礼,要送三道人情。姑娘出嫁前要练《哭嫁歌》。要哭众亲友,还要提前1~2天不饮食,叫做“不吃茶饭”。姑娘婚后生了孩子,男方要到女家报喜。由女婿提壶酒,送到女家放在堂屋的香龛上,壶嘴朝外,表示生男孩;壶嘴朝内,表示生女孩。后由女家亲戚送粮食、鸡、肉、蛋到男家吃“月米酒”,男家也要反送礼物。

服饰 土家族男女大多喜穿大衣袖、大裤脚,在裤脚上刺绣花、鸟一类,裤子要接腰,男女头上喜包白帕子,脚上穿白底布鞋,大方美观。妇女头缀银饰,胸前配有银刀、响铃、牙签等。男女小孩帽上有各种各样的头饰,帽后配有银饰响铃,叮当作响。

丧葬 土家族的丧葬,老人去世,大都要举行隆重的葬礼。要请土老师主持选择安葬日期和墓地以及座山、向山。发丧时,路上要丢“引路纸钱”,坟内禁放有铁的东西。因此,要自己的亲人挖井,待者埋葬以后,才能离开。埋葬的过程中,要请土老师开棺、清棺、“抛米”。抛米时,亲人在棺前跪地用背后衣服接米,有的当场将米嚼细吞下,也有的将米带回煮食,表示后代要团结和睦,衣食不愁,继承老人的遗风。

节日 土家族有过“赶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日过年,现土家族聚居的部分村寨,一直保留了这一习俗。“四月八”是土家族送毛虫的节日,要自念谚语,祈望庄稼免遭虫害,五谷丰登。

信仰 土家族崇拜祖先,认为祖先是最大的神,处处保佑子孙。普遍信奉“土王”,传说“土王”是土家族的祖先,每逢节日都要烧化钱纸,祭祀祖先和“土王”。土家族还信奉土地神,过年期间,凡是走亲访友经过土地庙时,都要烧香化纸,也还在不少土家族供奉“三王庙”的,庙内供有冉、杨、田三神位,祈祷三王神保佑人口平安、六畜兴旺。

背景:湘、鄂、川、黔边界上家族的一些地方,每年要过三次年: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赶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过“六月年”;十月初一过“十月年”。

汉族以及一些有关民族过大年(简称“过年”,即春节)都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土家族人提前一天赶着过年,故称“过赶年”。土家族人为什么要过赶年呢?在湘、鄂、川、黔边界民间流行着四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传说明嘉靖年间倭寇(日本)入侵中国,永顺土司工彭翼南奉命出征,他率领士兵三千,提前一日过了年奔赴前线,大败倭寇,立了“东南战功第一”。为了纪念这次征战胜利,同时,也为表达广大民众对抗倭将士的深切怀念,永顺县土家族人就定在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年,这种“过赶年”的习俗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的历史。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打败异族的骚扰。缘于民族战争频繁,土家族民众常常不能安全过年。于是,本民族头领便施巧计,出奇制胜。头领让民众提前一天过年,尔后,率领将士猝然出击,敌人过年大吃酒肉,毫无戒备,被土家族人打得落花流水,仓皇撤离。还有一种说法,土家族人祖先贫困,给财主当长工,穷得无法过年,不能合家团圆,只好提前一天“团年”。另外也有说,四川西阳、秀山一带的士家族人分别在农历三月三、四月十七过年,是因为明代万历年间土家族人奉命出征,班师回朝的日期不一致,所以过年的时间也就不一样。

从以上四种不同的说法(传说)中,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不论是外国的侵略、异族的骚扰或者地主的盘剥、掠夺,土家族人从来就是英勇无畏,同仇敌汽,并且足智多谋,以奇制胜,这是一个英勇的民族,豪爽的民族。

“过赶年”的晚上,寨上烧起冲天大火,调年旗高高飘扬,男男女女围着旺火跳摆手舞,唱调年歌,舞“毛古斯”。这种“过赶年”的爽快朴野、红火亢奋,别有一番情调。

土家族人豪爽、痛快的民族气质的形成与发展,与其历史进程中曾经饱经患难、备受欺压,几度被迫举族(氏族或部族)迁徒却能泰然处之的史实分不开。因而,同其先辈楚民族(或巴人,“南蛮”)一样,养成了念祖、怀旧、齐心、尚武的强烈民族精神,这在上家族过“六月年”和“十月年”的风俗与传说里鲜明地体现出来。

民间传说中说,古代土家族人原住江西一带,因不堪忍受官府、财主的掠夺、欺压,避免被斩尽杀绝的灾难,他们约定在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准备,然后悄然离开,经过洞庭湖,溯沉江而上,到达武海派点心合时令陵山区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这里有大树可盖吊脚楼,有清泉可酝“苞谷烧”(家制白酒),能够安居乐业,值得欢庆一番。于是,新落居的土家族民众就决定先过一次年:宰牛,祀神,“摆手”,唱歌。这一天是农历六月二十五,就叫“六月年”。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作,新垦的土地肥沃,五谷颗粒粗壮,六畜见风长膘,土家族人迎来了新的家园的第一个丰收的秋天。这样,他们又在农历十月初一再过一个“十月年”(这也与他们的祖先——楚人以十月为岁首的“十月年”自然有关)。家家蒸“苞谷烧”,寨寨杀大肥猪,人们纷纷串寨,登门拜年,相互表达美好的祝愿。

在我国湘西、鄂西一带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兄弟民族,这就是土家族。

土家族约有五百七十万人(一九九零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为主要聚居区,其余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区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宣恩等县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县。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以来使用汉文。绝大多数土家人都通用汉语,部分人兼通苗语,仅永顺、龙山一些偏僻地区,只会讲土家话。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称汉族为“客家”。二千年以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那时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一说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一说是唐末至五代的初年(一九一零年前后),由彭咸率领的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即大约自五代以后,湘鄂西地区土家族这一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族。

土家族所居住的湘鄂西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四百至一千五百米之间,境内山岭重迭,岗峦密布,武陵山脉横贯期间,酉水、澧水、清江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山区森林密布,梯田满岗,种植水稻、玉米、薯类、麦类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区多种经营中的主要项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贵重的药材、水产与地下矿藏也很丰富,特产娃娃鱼是闻名中外的珍贵动物。

土家族民俗

跳丧舞

土家族跳丧舞又叫绕棺、打绕棺、丧鼓舞,是巴人在两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舞。老人逝世,停灵枢于堂前数日,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谓为亡人人解寂,慰新属节哀。土家人热爱跳丧舞,“听到鼓声响,脚板就发痒”。跳丧舞的特点基本与土家族摆手舞相似,手脚同边,舞净豪放,动作平委、舒缓们着节奏强烈的打示波器乐,舞者边跳边唱,唱腔多用假嗓,近似喊歌。适合男女老幼齐跳,舞蹈词汇健康,一般以歌颂者生平事迹、歌唱抚育以及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为主。土家跳丧舞集歌、舞、吹、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跳丧舞本质上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表现了土家人对祖抚的崇拜。 2、板凳龙

是土家族以板凳作“龙灯”的舞蹈形成。两人、三人均可,两人舞是一前一后,三人舞是前二后一。舞蹈动作有“河鹰展翅”、“雪花盖顶”、“黄龙缠腰”、“猛虎下山”等。活动时间多在农历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喜庆节日亦有之。

灯戏

灯戏是流行武陵山区民间的地方戏种。其特点有四:一是服装简单,一件官衣、一顶纱帽、三副口条、一把剑足矣;二是人物少、生、旦、丑三行,出台常为一男一女,最多不超过4人;三是器乐不多,文场只需1人用“大筒子”伴奏,武场增加鼓、锣……,四是不择演出场所,院坝、广场皆可。灯戏因演出意义不同而名称各异新,欢度佳节,称“贺新灯”,清明祭祀,称“清明灯”,寿诞祝寿,称“寿灯”,男婚女嫁、抱子添孙,称“公灯”。灯戏剧目肯60多个。

女儿会

女儿会原是土家族(苗族也有)青年谈情说爱的传统习俗节日,农历五月实三、七月十二举行,男女青年穿戴一新,前往赶会。旧时,女孩平素不得出门,唯这天去集于会,故称“女儿会”。欲择夫婿的女孩儿,着衣多层,内长外短,以让所有好衣裳都能被人看到。赶会时,稍带一些土产山货,佯装赶集售物。欲觅对象的男子则身背空背篓,佯装购物,相中那位姑娘,便近前“购物”。在一场风趣的“计价还价”中各显聪明才智,进行互相了解。如物价看涨,表明姑娘不答应,不伙子应知趣走开,否则便会挨骂。反之,即表示姑娘默许,双方退出闹市,找一僻静处自订终生大事。

薅草锣鼓

土家人谓水稻中耕为薅秧,玉米中耕为薅草。此两项农事,均值盛夏时节,难免疲劳困倦,为振作精神,调节心身,即伴以锣鼓助兴,故谓薅草罗鼓。薅草锣鼓一般是一锣一鼓,自敲自唱,唱词多为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也有说唱历史故事的,此外,说唱人还时常即兴发挥,开玩笑逗趣,起鼓劲加油的作用。 6、注米年肉

土家族人为祝愿年吉庆有余:有米有肉,特以上好腊肉拌糯小米蒸制成菜,供“团年”时合家品评,以米、肉为题讲四言八句求吉利。

南剧

南剧取施南府之“南”字而名。又因其音乐系由“南路”(似“二簧”)、“北路”(似“西皮”)、“上路(似“秦腔”)三大声腔组成,又与公傩戏、灯戏、本地山歌及祭祀音乐等汇融,故成为一种得具特色的剧种。南剧音乐由锣鼓谱和曲牌乐组成,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文武兼备,文戏武唱,气功武术杂于其中。剧种多为传奇戏和历史故事剧,传统剧目近千。 8、傩戏

傩戏是在民间习俗的酬神还愿仪式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一种地方戏曲。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傩戏分“正八出”和“外八出”两种,“正八出”统属巫教仪式,“外八出”是有情节的折子戏和连台大戏。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唱腔分高腔、平腔、哀腔、花鼓腔、山歌腔。傩戏以古朴、简单、生活化而受乡村人民喜欢。乡民逢酬神祭祖、祝寿、添子、婚丧、荣升、金榜题名、迎神赛会以及消灾求福、冲难去邪,皆演傩戏。

过社

土家人重视春社,即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社日前十天便有过社者,过社的主要活动有二,一是上坟祭祖,但祭扫新坟不过检;二是吃“社饭”,即用艾篙末、野蒜、地米莱、豆千粒、腊肉丁为佐料蒸制的糯米饭,亲邻好友,彼此馈赠以示和睦团结,社日禁锄犁,否则会妨农事。

陪十姊妹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十姊妹转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摆”,新娘哭“一摆”,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摆完后,其余九姊妹轮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陪十姊妹活动告结束。哭嫁的歌词内容很多,“十摆”、“十收”有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有时也哭骂媒人。音律多用七字八句的顺口溜。

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流传在武陵山区土家族集散地的一种古老传统的土家工艺织锦。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为土家族人的花铺盖,系土家族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被誉为土家族工艺美术之花。西兰卡普,在北宋时期就名噪一时,这种用棉纱彩织的布,当时是土司朝拜皇帝的一种贡品。同时,土家人也用来美化自已服饰。到了近代,色彩热烈鲜明,纹样丰富,成了土家姑娘的陪嫁品之一。据说,这种陪嫁品必须要新娘新手纺织,花样由新娘自已构思,图案是花鸟虫鱼和各种几何图表,织工精细,色彩绚丽、样式古朴典雅,质地精良。西兰卡普讲究花纹图案和做工精细。被面上的花纹图案,由各种彩色丝线纺织而成,花卉和图案达100多种。西兰卡普一般每幅宽约50厘米,3幅连缀可做被面,单幅可做枕巾、围裙、桌垫、脚被等。

过月半

土家人更重视过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本来是农历七月十五为月半节,但因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姑娘,这在时间上就有“婆家过月半走不脱,娘家过月半必须去”的矛盾,于是订七月初一至十五,均为过月半。过月半的主要活动是祭祖,以纸钱封包,写已故亲长名字,焚于户外,扬声呼名哀悼,以示敬送银钱,并以香、烛遍插小径,谓之路烛,化钱于野外,施给孤魂游鬼。

冬科喹

是流行在土家族青年男女中的一种小乐器,它的制作是简单,只要用三四寸长的小毛竹一节,凿四个小孔,内装一个小活舌,即可吹奏。

土家族青年男女都吹冬冬喹,一般在劳作间歇或闲暇时,或蹲在古树下,或立在小溪边、竹林中,或三、五人齐奏,或一人独奏,他们眼望长空,吹奏着自己的心曲,那种古想方设法悠扬的曲调,令人陶醉。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土家族有个妇女叫冬冬,她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常常帮助另人织土花被面,织蛇皮花带,做鞋,缝衣,因此土家人都喜爱冬冬。后来冬冬的丈夫被抓去给土王爷相等王宫,冬冬的丈夫临走时说:“在桃花开的时候,我就要回来的。”到了春天,冬冬坐在桃树下,望着桃花开,等候丈夫回来,等得苦闷,她随手折了根毛竹,凿了小眼,留了活舌。对着桃花吹奏起来,以寄托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桃花开了,桃花落了,丈夫还没有回来。第二年也如此,第三年冬冬正吹小竹管时,飞来一只小喜鹊歇在桃枝上,对冬冬报信说:“不要吹了,丈夫了,不要吹了,丈夫了。”原来冬冬的丈夫被折磨了。冬冬听得恶讯,也在桃树下活活哭了。冬冬后,每当桃花盛开的时节,在夜静更深的夜里,还可听到这悠扬凄楚的声音。

土家族人民为民思念冬冬,也照冬冬生前做的小竹管吹奏,同时把这小乐器取名叫做“冬冬喹”,“喹”是“吹”字的变音。

过赶年

南方人过春节多叫“过年”,而土家人的春节叫“过赶年”。赶年是土家人的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所谓“赶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提前一天或两天(即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过年,对此土家人有自己的传说解释。

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土家族先民随胡宗宪将军征计倭寇,一年,春节将至,倭寇未除。远离家乡的土家人在腊月二十九那天就提前过了年,总帅大犒将士,激厣斗志。将士们在丰盛的庆贺之后,养精蓄锐,军心大振。第二天(除夕)乘倭寇没有防备之时,发起进攻,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为了纪念祖先,土家族从此总是提前过年,并称之为过赶年,以此为每年最盛大的节日。

土家人过年,还要杀年猪、春糍粑、做点心。特别是这个年糍粑,很有特色。打糍粑多在腊月二十七这天,而且常常是左邻右舍几家人合在一起打,洋溢着欢笑与和谐。方法是:把糯米蒸熟后,用特制的粑槽、粑槌打糅,然后再压成扁扁的。糍粑打好后,总是五个一串串起来,另外还要做五个大粑,他们叫“库弄糍粑”。原来这种粑粑是用来向土五进贡的,后来没了土王,但习久成俗,也就相沿至今。据说,如果哪家不做大糍粑,一年都会不吉利。

六月六

古历六月初六日,是土家族纪念古代英雄覃厘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土家山寨喜气洋洋,杀猪、宰羊、打糍粑、做豆腐,把远方的客人接来家里作客,家里的衣服都拿出来晒一晒,女人们在溪流里洗头发,晚上灯笼火把,还要在摆手堂里跳摆手舞。

传说有一年,土家族聚居的地方闹饥荒,覃厘的老娘活活饿了,有一晚老娘给覃厘托梦,要覃厘栽上一山南竹,在堂屋里练三年六个月的箭,等到鸡飞狗上屋的时候,把箭向北方射去,就可以射皇帝,登上皇帝的座位。覃厘听了老娘的话,在后山栽了山楠竹,自己关起大门在堂屋里练箭,嘱咐嫂嫂等到满了三年六个月,看到鸡飞狗上屋就喊他。过了三年,嫂嫂等得不耐烦了,把黑狗放在屋上,把鸡赶得满天飞,然后高声喊覃厘,说是三年六个月了,鸡飞狗上屋了。覃厘听得嫂嫂的喊声,慌慌张张地开了大门,然后拉满弓,连发三枝箭向北方射去。箭一射出,后山的楠竹根根炸破了,他们还没骑上马背,射出的箭也没有射中皇帝。皇帝拔出钉在龙位上的简杆一看,上有“湖广覃厘”四个字,于是派兵马大元帅带五千兵开到上湖南捉拿覃厘。覃厘和嫂嫂躲进大山,躲了三年六个月,兵马大元帅好象海里寻针,没见覃厘的踪迹,安排回朝日期,谁知覃厘在山沟里洗澡,背上三务金龙闪闪被官兵看见了,于是被抓住解到京城,关进监牢里,嫂嫂也跟着到京控望覃厘,嫂嫂嘱咐覃厘说:“你只要说背上的金龙是画成的,皇帝就会放你。”第二天皇帝亲自审问。皇帝看到覃厘背上的金龙,本不敢杀他,问是生成的还是画成的,覃厘记得嫂嫂的嘱咐,答应说画成的,皇帝听说是画的微微一笑,吩咐刀斧手拖出去斩了,嫂嫂赶到杀场,抱住覃厘痛哭,血溅在她的衣服上、头发上。覃厘被杀之后,天地不分,日月不明,鸡犬不叫,皇帝知道杀错了,皇帝不穿龙袍,不登龙位,让覃厘的阴灵穿一龙袍、坐一天龙位,做一天皇帝。

土家族人在这天晒衣服也叫晒龙袍,就是覃厘做一天皇帝的传说,这天女人们洗头发,也是因为血油在嫂嫂的头发上留下的故事。现在土家地区流传有“三年都等了,却等不起六个月”等俗语都是指的覃厘的故事。

牛王节

土家族的祖先从事农耕较早,从古以来养成爱护耕牛、尊重耕牛的传统。每年古历四月十八日,定为牛的生日。这一天,土家族人都要给牛做生日,哪怕春耕生产很忙,到了四月十八那天,也要让所有的牛休息一天,还要给牛煮稀饭,主人还要恭恭敬敬的念一首《祝牛王词》。 据说念到这里,老牛眼泪汪汪,感到主人讲到它的内心之处。

相传,牛王原是天的一员神将。一天,他陪着玉帝在南天门观看凡间风景,当他看到凡人没有饭吃,一个个面黄肌瘦,就向玉帝求情,给凡人送粮食种,让凡人吃胞肚子。玉帝答应了牛王的要求,但嘱咐说:“叫凡人三天吃一餐吧。”牛王欢欢喜喜来凡间,给凡人送了许多种子,并教给耕种的方法,但他慌慌张张把玉帝的话传错了,说一天吃三餐。凡人有了粮食,一天吃三餐,肚子胞了,日子过好了,个个吃得肥胖胖,没有事做,敲着鼎罐盖唱歌,闹得玉帝不安宁。一天,玉帝对牛王说:“凡人吃了饭没事做,你到粮食地里撒些草籽种,后业粮食地里长满了青草,薅薅草草吧。”这回牛王又把玉帝的话听错了,走一步撒三把草籽种,后来粮食地里长满了青草,薅也薅不完,人们边薅骂,骂玉帝害了凡人,骂得玉帝不耐烦。一天,玉帝把牛王叫来说:“都是你把好事做坏了。凡人功夫做不完,你下界帮凡人拉犁拉耙做阳春去吧,饿了就吃地上青草。”四月十八这天,牛王下凡了。从此以后,后王老老实实地给凡人做事,帮助凡人拖犁拉耙,一年苦到头不得歇气。饿了就吃青塞肚皮。人们为了报答牛王,于是把四月十八日定成牛王的生日。 “四月十八牛歇驾”,直到现在,这个古朴的风俗还牢牢保持着。

堂屋

土家发居一般依山而建,律明三暗王布局,两厢吊脚楼,正房中间为堂屋,堂屋上设香盒(神龛),供奉名路神主。堂屋子是土家人祭祀活动的神圣之地,也是举办婚丧嫁娶重要仪式的场所。尤其是每遇年老亡故的丧事,土家人都要在堂屋举行跳丧舞的悼念活动。土家人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因而丧事喜办,用欢快热烈的跳丧舞悼念亡灵,活跃气氛。所以,《随书》志上说:“老人,置尸棺舍,领里少年,各持弓箭,绕棺而歌,以箭扣弓为节,歌其生平乐事以致终卒。”从这段史志看,这很可能是巴人最早的“跳丧舞”,其意是远古的人们用弓箭驱邪防鬼,为亡者歌功颂德,相似于现在人们为者开追悼会。

湖北省有哪些地级市?

截至2017年底,湖北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扩展资料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有70万革命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

参考资料:

湖北省_百度百科

五峰民歌的第四节 地方戏曲

(一)沿流沿革

柳子戏是五峰西南部与鹤峰东部盛行已久的一种地方戏曲。是从杨花柳戏发展衍变而来。而杨花柳戏是鄂西民间历史上“闹元宵”时候的一种小戏曲,约形成于明朝末年。据清《长乐县志》(今五峰县)记载,其声腔“杨花柳”始于原四川梁山调,是一种以“大筒”伴奏的弦歌。可能是因某些戏剧内容的关系,“杨花柳”在当地被借作隐喻“风流”、“轻佻”的特种贬义词。先辈艺人为给剧种避讳,便按方言习惯将“杨花柳”一词取“柳”字加名词后辍“子”得“柳子”一词加以变通,作为剧种新称,柳子戏之名即由此而得。

前述杨花柳传入五峰西南与鹤峰东部一带农村,不久即为当地专为“还傩愿”(禳灾之后敬谢傩神的迷信活动)司仪并兼演戏的一种半职业团体名为“傩愿坛”的搬演,称其为柳子戏。他们原演之戏称傩愿戏,极为原始。此后,柳子戏长期与这种傩愿戏同台共班,其面貌遂逐渐发生变化。

清康熙后期,时在全国已属相当发达的几大戏曲声腔艺术在今五峰鹤峰一带(古容美司治)逐日兴起,据《容美纪游》一书所述:康熙四十二年(一七O三年),容美司(包括今之鹤峰与五峰的大部分地区)宣抚使(“土司”)田舜年就已组成了戏班子教戏。有男女演员,唱吴腔、楚腔、秦腔、演《桃花扇》……另唱苏腔。“即在全楚,亦称上驷”。这说明在当时容美司戏曲艺术已经相当兴旺发达了。又据《长乐县志》载:田舜年之子田旻如承袭容美“土司”之职后,犹有“令演《桃花扇》传奇”之举。而且五鹤民间至今犹有田旻如某年(有说是雍正十年)为元宵看戏与冶大雄(后奕陵镇总兵)大生龃龉,后遭报复的故事。田旻如当“土司”的时期是从康熙四十七年(一七O八年)到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由此推断,前举戏班在容美司持续活动的时间至少在二十年以上,如此兴盛持久的戏曲活动,不仅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也推动了柳子戏的发展和变革。

当时的“傩愿坛”由于受艺术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直接搬用所见的吴、楚、秦、苏等大地方剧种的声腔艺术。但在这些戏曲艺术的影响和启示下,编创了一大批适合本地演出的表现悲欢离合、人情世故的大本头戏(艺人俗称“一家之戏”)。这些剧目为形成柳子戏的基本风格奠定了基础;在角色行当上将生角分成了老生和小生,将旦角分成了老旦、苦旦(相当“青衣”)、摇旦(相当“花旦”),而且增加了净角;在戏剧语言声腔上吸收了“唱引”、“念白”等艺术手段。但因为雍正末年,清政府为容美司“改土归流”事对容美用兵征讨,加之土司内部纠纷,以致经济萧条、民生不安,因而使柳子戏的变革和发展遭到了阻滞。

清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容美司分置为鹤峰州、长乐县后,由于地方面渐趋稳定,农村经济开始恢复。遂有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的移民和商人、工匠大批深入,他们为五、鹤民间带来了文化交流。据老艺人说,清乾隆、嘉庆年间,五、鹤一带就有唱“南北路”的皮影戏常年活动。同时,还有一些皮影艺人和外来的小商、工匠参与了当地“傩愿坛”演戏。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的推动,加上艺人们的努力创造,柳子戏又从皮影戏中移植了一些历史题材的剧目,而且相应地吸收了“北路”唱腔。这一时期,戏班子虽然依附在“傩愿坛”内,但实际上已是独立的演出团体。其活动范围也大大突破了“还傩愿”的局限。演出场所也由农家堂舍扩大到了集镇舞台。据《长乐县志》载,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起,五峰城镇各大庙就兴建了戏台,仅湾潭一地就建了两座。据清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年)《鹤峰州志》载:当时“各庙神诞……届期醵金作会或演戏”已成“风俗”。由此亦可见乾隆、嘉庆两朝柳子戏活动兴旺情况的一斑。

据老艺人回忆迫溯,大约一八八五年以后,始有唱“南北路”的南剧(群众俗称“大戏”)班子由湖南进入五、鹤。由于南剧班子长期在农村巡回演出,并常被有钱人请去“酬神、还愿”,使柳子戏艺人得到了与它直接进行艺术交流的好机会。在这种条件下,大约于一八九O年前后,柳子戏的声腔艺术得到了一次大的变革。从那时起,五峰的湾潭、鹤峰的五里、走马等地就相继出现了所谓“新杨花柳”腔(又曰“新柳子腔”)。它具体包括名为同观调(又说铜官调)、狗思羊(又说狗撕羊或狗狮羊)、丑角板和名曰一流杨花柳、二流杨花柳、八字词的一些的曲牌。这种新腔,在曲调上虽基本上还是“老杨花柳”的旋律,但却改掉了原来唱成半衬字的尾腔,形成了初具板式的上下句。在唱法上,除丑角无变化外,生、旦两行皆由原来用真声平腔变成了真假声结合,乐句尾部用假声翻高腔。

五、鹤一带的柳子戏由于长期处在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环境中,而且历来又无职业班社,加上在三十年代又有艺人遭当地团练残害。所以,在解放前的一个长时期内并没有得到继续发展。柳子戏的声腔一直在沿着以同观调、丑角板(即八字调)等“杨花柳”腔为主,以北路腔为辅,有时还夹以打锣板的路子流传至今。

(二)流行情况

柳子戏在湖北现主要集中于五峰县西南部湾潭镇与鹤峰县东部五里、走马镇一带。业余戏班有十余个,演员达一百五十余人。主要分布在农村村组和小集镇。多于冬春农闲和逢年过节在附近农村演出,远及湖南边地。五峰业余柳子戏剧团在文化革命前也多次参加县级会演。历史上,长阳、宜都、来凤、咸丰等县也有足迹。各地农民,喜闻乐见。今之五、鹤农村,成人多知“杨花柳”。

(三)主要剧目

柳子戏的传统剧目,据粗略统计,有近百个。按其来源可分四个方面:

1、原始的杨花柳戏保留剧目。如:《扫地挂画》、《王木匠打嫁妆》、《姚癞子讨亲》、《蠢子回门》、《王大娘补缸》、《赶子上川》、《王容卖货》、《胡氏观灯》、《秀英洗裙》等生活小喜剧,艺人称之为“哈哈戏”。

2、根据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编创的剧目,如:《双蝴蝶》(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孝感天姬》(董永与七仙女故事)、《大采桑》(张四姐与崔文瑞故事)、《曹安杀子》(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打金银》、《谢文清耕田》(《解带封官》)、《二仙传道》(刘海戏蟾故事)、《打仓救主》、《打芦花》、《丁贵讲书》、《培花得报》(秋翁与花仙故事)、《陈光齐试妻》、《大经堂》、《小经堂》、《阴功报》、《围花楼》、《紫金杯》、《兰桥会》、《三星庆寿》、《手巾记》、《偷梁换柱》……等。这类剧目多表现悲欢离合,人情世故,艺人称之为“一家之戏”。

3、由南剧、皮影戏等剧种中移植改编过来的剧目,如:《仁贵回窑》、《樊梨花闹营》、《芦花河》(樊梨花斩子)、《金光阵》(樊梨花产子)、《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白马关》(“杨文广招亲”)、《铡包勉》、《斩庞洪》、《杀郭槐》、《铡驸马》(“陈士美不认前妻”)、《南天带》……等 。这类戏主要表现历史题材,艺人俗称“一国之戏”。

4、由傩愿戏吸收来的剧目,如:《拷打小桃》、《拷打龙女》等。

综上所述,柳子戏的传统剧目题材主要是侧重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些剧目虽然在内容上多是精华与糟粕混杂,但主要思想倾向很明显是反对封建压迫,追求个性解放;反对贪富欺贫,主张惩恶扬善;反对权奸枉法,向往清明政治,基本上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所以一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四)艺术特点

柳子戏,演出形式比较灵活,有台可演,无台也行,农家堂屋晒场皆能作戏。只需卸门搭矮台,以便群众观看;挂被单作底幕,以示活动区域。人物上下皆左出右进,场次变换随演唱表明。尽管演出往往一人数角,通宵达旦,但因同场人物不多,戏班队伍精干,故亦不显慌乱。对此,艺人中素有“七紧八松九快活”之说。

柳子戏在表演艺术上具有一定特色。生、旦两行虽有近似南剧的一些表演程序,但演来却更真实细腻,接近生活。丑角表演生动活泼,特具山野风味,由于多扮聪明机警、热情善良、诙谐风趣的劳动人民,故向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赞赏。净角在戏中一般只演“山大王”,表演粗放豪爽,戏装别具一格,头盔仅插雉毛一根,靠旗只用三面。旦角过去“踩跷”,现已废。

五峰西南部以湾潭为中心,包括毗邻鹤峰边地,在唱腔上则比较夹杂,“杨花柳”与“北路”常用于一戏,但亦有基本分工,艺人谓之“武不唱‘同观’(调),文不唱‘北路’”。但剧目题材比较多样,戏路也较广,且有武场和袍带戏,表演上生活气息较浓,有些武功还是用的民间技艺。如打“靠棍”、“翻”、“十样景跟头”等。故而更富山野特色。

总起来看,柳子戏在唱、做功夫和锣鼓演奏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且有一些体现各项艺术特点的代表性剧目。艺人中所谓“唱的《芦花》(《打芦花》)、打(指打锣鼓)的《劈棺》(《大劈棺》)、做的《兰桥》(《兰桥会》)”就是这一情况的总结。

(五)音乐曲调

柳子戏的唱腔,主要部分是属梁山调声腔系统的“杨花柳”音乐,通称“柳子腔”。在结构上兼有“板式变化”和“曲牌连接”两种形式。其曲牌有同观调、正官调、八字调狗思羊、蚵蚂赶调、月调、(又称团圆板)、阴调(又称幽冥调)、佛句子等。其中正官调又有“哀子”、“导板”、“一流”(又称“十字韵”)、“二流”、“抽二板”、“垛板”、“幺板”等板式唱腔,是生、旦主腔,表现力强,长于叙事、抒情。多配大段唱词演唱,乐句尾腔一律翻高八度唱“窄声”。蚵蚂赶调、狗思羊同属“宫调”式,基调活泼、明快,多用于人物问答或者表现热烈场面。八字调有两支旋律不同的曲牌,基调诙谐、风趣,是丑角专腔。分别为“宫”调式和“征”调式。月调旋律优美、欢畅,属“宫”调式,多用于喜庆场面。阴调旋律激越,属“宫”调式,多用于表现人物悲痛至极的情感。佛句子基调悠扬,属于天宫神仙一类人物的专腔,为“征”调式。

柳子腔的曲牌大都是上下句音乐。板式共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无板无眼”三种。运用时除正官调的几种板腔常连用于一段唱词之中外,一般均是一支曲配一段词。但正官调“二流”与蚵蚂赶调或与八字调却常以“集曲”形式由不同角色各用单句或双句反复对唱并配以固定的伴奏曲,形成唱腔与唱腔、唱腔与伴奏在旋律上特殊的调式交替。柳子腔在唱法上生、旦都是真假声结合,丑角为大嗓平腔。幺板分只唱半句词唱完全句词两种情况。

柳子戏的唱腔,除“杨花柳”(柳子腔)外,另有属皮黄戏声腔系统的北路,亦分“导板”、“一流”、“二流”等板式。基调激昂,专用于净角或武场,伴奏用京胡(俗称“小筒”)。北路之外,还有许多来至民歌、花鼓的小调,乐曲一般都较明朗、欢快,多用于表现喜剧场面。五、鹤边界业余艺人有时还在戏中夹用傩愿戏唱腔,称之为打锣板,是击节式徒歌。据说是在无乐器伴奏或唱累了的情况下才用。

柳子戏音乐除上述唱腔曲牌外,还有几支丝弦曲牌,艺人们称之为“冷台”曲子,如:杨花柳、狗思羊、青丝柳、观音扫店、蚂蚁上树、大起板、柳青娘、半边月、大开门、小开门、扯丝调、节节高等,一律用“大筒”演奏,为各式人物表演时所必不可少。

柳子戏的伴奏乐器,管弦方面主要是“大筒”。它与二胡相比,琴杆粗而短,琴筒大而长,拉出的声音比较浑厚。演奏时,在定弦(2—6)的情况下,却以食指按在(4—i)音位切把。这样上下滑动按弦演奏,尤显“杨花柳”的特殊风味。特别是以两把大筒筒定正反弦(艺人称为“南北调”)合奏,更丰富了音乐旋律的色彩。除“大筒筒”之外,伴奏乐器尚有京胡、唢呐、笛子、琵琶等。打击乐器方面有土制大锣、勾锣(小锣)、头钹、二钹、棋子鼓(小堂鼓)和柘子(又叫“磕子”,是一种竹制的梆子)。演奏时以梆(柘子)代板。一套复拍节奏的锣鼓经很具鄂西山区民间艺术特色。 源流沿革

堂戏,是五峰县西北部的一种地方戏曲,因仅限农舍堂中演出而得名。唱堂戏,角色表演主要是踩“升子底”,近似于扭花鼓子,所以又称之为“踩堂戏”。(“踩”即用人表演的意思)。

堂戏是兼唱“杨花柳”大筒子腔和“太和调”皮簧腔两种声腔的地方小剧种。

“杨花柳”主要用于表演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它的唱腔简单,伴奏仅大筒子胡琴一把。凡用“杨花柳”演唱的三小戏艺人称之为杨花柳戏或花戏。

关于它的源流,相传始于明代由四川经巴东传入五峰,距今大约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从文字资料看,仅在清咸丰二年(1852年)《长乐县志》(五峰县旧称长乐)卷之十二“风俗志”上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正月十五,……是夜,张灯演花鼓戏,曰闹元宵。……演戏多唱杨花柳戏,其音节出于四川梁山县(今梁平县,笔者注),又曰梁山调。”

现在,五峰县西北部流传的花戏却无“梁山调”和“花鼓戏”的叫法。但是,唱花戏必须唱“杨花柳”,同时,当地群众所沿袭的以戏闹元宵的风俗亦无变更,所以,《县志》中所提供的关于“杨花柳”的源流情况是可信的。

“太和调”原系皮影戏音乐。对于它的源流尚无据可考。但就五峰县西北部一带民间艺人介绍的情况看,皮影戏于清嘉庆甲子(1804年)年间就已盛行。当时,花戏艺人见皮影戏能演唱广阔的社会内容,戏多见大本头,唱腔也较为丰富。所以,艺人觉得“杨花柳”音乐简单,难于唱大本头,不过瘾。为了满足群众看大戏的要求,花戏艺人便将皮影戏音乐(太和调)直接搬过来人表演国家之戏,群众称之为正戏。

在吸收“太和调”之后,堂戏的音乐唱腔就丰富多了。戏文也就有了“花戏”、“正戏”的区别。一般来讲,花戏(三小戏)只用“杨花柳”演唱,正戏(国家、朝廷之戏)以“太和调”为主兼有“杨花柳”唱腔。但囿于鄂西五峰县西北部地区山大人稀,文化落后,交通不便,加之堂戏仅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上演,致使堂戏音乐的发展一直处于滞留状态,至今,依然十分原始。

流行情况

堂戏曾流行于五峰各地,以西北部为主要活动区域。在五峰历来没有职业堂戏戏班。每值春节,那些各村各寨的业余班子,受农家各户邀请,逐户演出堂戏,贺新年闹元宵。戏班除了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可以活动,其余时间仍务农耕。县境东部,由于地势开阔,系南来北往要道,另从外地传进了一些其它形式的民间艺术,因此,堂戏在此地就逐渐被淘汰。而西北部地势险峻,山峦重叠,交通不便,使这个为当地民俗—闹元宵服务的剧种,未被其它民间艺术形式更替。

主要剧目

堂戏有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两个方面的剧目,特别是歌颂忠臣良将,伸张大义灭亲,追求个性解放以及婚姻自由等内容的传统剧目有所偏重。

以“杨花柳”为主腔音乐的花戏:有《滚花灯》、《南山捡子》、《磨房产子》、《艾舅子挎包》、《王容卖货》,《马宗讨封》、《丁瘌子讨亲》、《秀英洗裙》、《蠢子回门》等。

以“太和调”为主腔音乐兼有“杨花柳”唱腔的正戏:有《四将争亲》、《辕门斩子》、《陈士美不认前妻》、《杀四门》、《走马荐葛》、《徐庶过江》、《唐僧出世》、《明王天子游夏国》、《夏举人上京求名》、《生牌》、《正德殍封》、《董永招亲》、《平贵回窑》以及现代戏《三世仇》、《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冷妈妈坐水牢》、《张士发帮工》、《铁牛进山》等。

艺术特点

堂戏历来不在露天演出,舞台布置也比较简单。只需在农舍堂中用门板搭起戏台(也有不搭台的),挂上一块被单大小的布作底幕,右侧放上一张桌子(拉胡琴、击乐),即可演出。戏开场前先由一个小旦登场用说白伴以“冷台”音乐,向东、南、西、北四方“送字”(福、禄、寿、喜)或“送雀雀”(赶瘟神)或“挂画”(摇钱树,聚宝盆之类的画),以表示向东家恭贺、取吉利。接着由一个小丑登台用快板说“十二月”。艺人称“送字”之类的表演为“定台”。“定台”毕,便演出花戏或正戏。戏无正规台本,多为熟悉小说或民间故事情节者派角说戏。唱词有五言、七言、十言偶句的四句头和长段体,其声韵、说自全用方言土语。服装便衫所代,画妆也毫无讲究,演出不分场次,只要不违背其主要情节可随意“薅”词,以撩逗观众追求效果。因此,剧本冗长,“水词”成堆,一出戏就是一夜。

音乐曲调

堂戏以唱“太和调”为主,“杨花柳”为辅。“太和调”原系皮影戏音乐,吸收到堂戏里以后,加以改造,成了堂戏的主腔。唱腔主要有“南路”、“北路”(一流、二流)。“南路”多用于忠臣文官。“北路”多用于武将、奸臣。

“杨花柳”唱腔仅存一支,分为生、旦、丑腔,行腔都差不多。它的旋律明快、活泼,近似民歌,具有山乡风味。曲尾音落“5”,它一般用作花戏或者正戏中的下层人物唱腔。另外,还有几支丝弦曲牌只作“冷台”音乐。丝弦用大筒胡琴一把,击乐用土钹一幅,土锣一面,勾锣一个,堂鼓一柄。

傩 愿 戏

傩(nuo)愿戏是五峰中西部曾经流行的一种古老剧种,与原始巫教、巫术的关系极为密切。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傩愿戏是为迎傩神驱疫消灾、酬谢傩神还愿而唱的戏。由巫教歌舞发展而来,堪称戏剧的活化石。

1949年以前,五峰中西部有一种巫教班子,是专为“还傩愿”司仪兼演戏的半职业团体,称为“傩愿坛”。在酬神还愿的仪式中,分为请土地神、扫台、开山、参门、安营扎寨、点兵祭将、立标、勾愿等八出。艺人们头戴面具,边歌边舞、歌腔原始、动作粗犷。

傩愿戏是“还傩愿”活动的附属物。其主腔为击节式徒歌,除人声帮腔、吹打间奏外,不伴丝弦,艺人们谓之“打锣板”。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表演较为油腻。

傩愿戏主要剧目有《姜女寻夫》、《姜女下池》、《姜女晒衣》、《雪山放羊》、《拷打龙女》、《拷打小桃》、《毛货郎卖货》、《柳毅传书》、《槐荫会》等。

上世纪80年代,在湾潭、采花、红渔坪等地的“傩愿坛”老艺人还有汪祖海、阎先举、吴锡云、陈敬月、李美堂等。

湖北有哪些市县

截至2017年底,湖北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1234个乡级行政区,包括308个街道、761个镇、165个乡。

1、武汉市?

2、黄石市:管辖 大冶市、阳新县

3、十堰市:管辖 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

4、荆州市:管辖江陵县? 公安县、松滋市、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

5、宜昌市:管辖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6、襄阳市:管辖宜 城 市、枣 阳 市、老河口市、谷 城 县、南 漳 县、保 康 县

7、鄂州市

8、荆门市:管辖京山县,沙洋县 钟祥市

9、孝感市:管辖云梦、孝昌、大悟3县 代管应城、安 陆 、汉川3 个县级市。

10、黄冈市:管辖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个县。代管武穴、麻城两个县级市

11、咸宁市:管辖崇阳县、赤壁市、嘉鱼县、通城县、通山县

12、随州市:管辖随县、广水市

自治州

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恩施、利川两个县级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

2、省直辖县级行政区

仙桃市 、 天门市 、潜江市 、神农架林区

扩展资料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

截至2017年末,湖北共下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区 。常住人口590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22.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59.6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259.8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503.40亿元。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有70万革命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湖北

女儿会的节日来历

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简称恩施女儿会,发端于恩施市的石灰窑和大山顶。两地分别为恩施市东、西两个1800米的高寒山区,两地因分别出产名贵中药材(当归、党参)而成为享誉中外的药王之乡,同时两地也分别孕育了奇特婚俗“女儿会”,而成为女儿会的故乡。此俗一直承传不嬗,迄今已近300年。石灰窑和大山顶均属恩施市辖地,且全市多为土家族,故将人们习惯称呼的女儿会称为“恩施土家族女儿会”。

在离恩施自治州首府恩施市以东140公里的红土乡境内,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坐落着一个四面环山的小镇——石灰窑镇。集镇由两条老街和一条公路形成的新街组成,占地450亩,居住着1500余人。集镇建在万山之中的一个平坝中央,四周拱卫着八座锥形山峰,人们叫它“八仙峰”,“八仙”相向而坐成合围势;中间一条小清河从集镇的吊脚楼下轻轻流过,好似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把似棋盘的小镇东、西分开,因而这个小集镇又叫“棋盘镇”。“八仙”围着“棋盘”,有的对弈,有的观棋,对弈者凝神,观棋者不语,这盘棋千年也下不完。 石灰窑原名不叫石灰窑,也不是现在这个地方。据传,明末以来,曾三迁集镇,前二次均因火灾毁弃,最后一次请阴阳先生测地后建于此地才保留至今。如今的石灰窑,公路通达,镇容改观,集镇经济文化得以繁荣。整齐、宽敞的街道取代了“茅草街”,钢混结构的平房取代了的竹楼茅舍。石灰窑原名“十个棚”。明末清初,这片土地还处于地远山荒,相传本无人耕种。时逢长江、洞庭湖滨、沅水、澧水一带发大水,人们苦于水灾,携家纷纷逃往高山。又值清政府对土司辖地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 止“汉不入峒,蛮不出境”,鼓励人们进山开荒,对开垦的土地可“永准为业”。因此,水灾地区的人们纷纷迁入石灰窑开拓田地、挽草为记,先后有张、薛、李、滕、杨、田、覃、曹、黄、王十姓人家在这里搭棚、落户、创业,故称十个棚”。据《施南府志》、《恩施县志》载:“邑民有本户客户之分,本户皆前代土著,客户则乾隆设府后,迁贸而来者”。另据当地石(应为“十”——编者)家坪立于1841年(辛丑年)的朱世太墓碑记载:当地为“湖北施南府恩施县东乡崇宁里十甲十个棚十家坪”。《恩施县志》又载:“编户三里:东曰崇宁里、南曰市郭里、西北曰都亭里。”十个棚即属崇宁里。县志又说:“石灰窑(关隘)地名,同治7年(1868年)既存,是东由鹤峰、长阳、长乐入施藩篱隘口之一(三隘口即眠羊口、锦阳关、石灰窑)。”可见同治年前,石灰窑就是重要集镇。县志又载:“石灰窑,一名十个棚,在红土溪之南60里,距县240里。”足见十个棚即石灰窑无疑。 关于十个棚的称谓,当地还有一说:清中期,反清的白莲教农民军路过这里,在恩施、宣恩边界砍树搭棚,以避风寒,共有十个棚,如大棚、二棚、么棚、曹家棚……现存的老棚在鹤峰县中营乡,头棚、么棚在宣恩县椿木营乡,曹家棚、石家棚、写纸棚在恩施市石灰窑境内。以上各棚都在方圆三、四十公里之间。 据《恩施县地名志》载:石灰窑原名“施鹤要”。据传石灰窑街上的小清河桥头于民国15年(1926年)立一石碑,上书“施鹤要”,一说“施鹤道”。施,即施南府,改土归流后,恩施撤县设府;鹤,即鹤峰州,改土归流后,在鹤峰废土司设州。但无论是施鹤要还是施鹤道,这里过去曾是一条府州(施南府——鹤峰州)“官道”无疑。石灰窑往西240里是施南府,往东120里是鹤峰州。施南至鹤峰的“官道”就从这个小镇中央的石板街穿过。古往今来,坐轿戴顶的、骑马拉兵的、出山赶考的、挑盐背力的无不在这条官道上奔来走去。因有“官道”沟通,石灰窑就成了恩施、建始、鹤峰、宣恩四县边区的物资集散地,也就为以经商为途径,进行寻情觅爱的女儿会创造了条件,于是,在石灰窑这块神奇的地方,土家族女儿会也就应运而生了。

“女儿会”作为一种婚恋节俗,它到底起源于何年,众说纷纭。但有一种起源说为研究人员所共识。即1952年,时任济安区(设在离石灰窑30公里外的双河集镇)人民政府统计助理员的齐书清先生(现市林业局退休干部),到石灰窑乡开展查田定产、土改复查、填发土地证件等工作。同年12月6日,在石灰窑乡政府(设黄家坪)发现农民协会收缴的地主、富农、乡保人员的旧抄本、家谱、契约以及各种杂志堆积一角。当晚齐书清便一本一本地翻阅。在看到一本民国元年(1912年)黄氏《日用杂志》手抄本时,发现记述有《十个棚女儿会》。大意是说:石灰窑地带在明末清初还处于地远山荒时期,当地本无人居住耕种。时逢江河湖滨水灾频发,清政府鼓励开荒种地,于是灾区难民纷纷逃往高处,挽草为记,开荒种地,建家置产。当时来到石灰窑地方的主要有张、薛、李、滕、杨等十户人家,均在此搭棚建屋,故称“十个棚”。十个棚人家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开始选举头领,名曰“乡士”,来管理十棚事务,各棚经常聚集一起开会议事,因此这里有人又称“十会窑”。 十个棚姓氏与当地居民世代相处,繁衍生息。当时薛家棚出任一乡士,称“薛乡士”。他经常外出做生意,下扬州,游洞庭,逛九洲。有一年薛乡士远游,于敬“亡人”之前一天即7月11日归家,妻女设酒宴相待。乡士忽唤九女(第9个女儿,名珍珠)道:“明晨(7月12日)你姐妹可理头善装,上街赶场,游玩一日,平时不可。”其妻当即表示不同意,说:女儿家赶场到商埠游玩,成何体统。乡士开导说:“江湖一带女子,当老板,当掌柜,做店员,经商是里手,水上会划船,饭店会厨师,服装会缝纫,能歌善舞,杰女之多,令我钦佩。我要女儿们上街赶场,商埠游玩,增添友谊,见多识广,大有益也。”妻子再无言。于是珍珠等姐妹第二天一早便梳妆打扮一新,上街游玩,顿令街上行人个个惊奇艳羡。自此,每年7月12,趁过月半节之机,“十个棚”的女儿们都学着薛氏女儿的做法,梳理打扮,穿着一新,相邀上街,游玩一日。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女儿家不可抛头露面,有伤风化的禁锢,便由此打破了。从此,当地青年男女,趁7月12这天,相约上街,无拘无束,眉目传情,互吐爱意,以结良缘。自此,7月12这天,青年男女趋之若鹜,上街赶场络绎不绝,经商贸易也从此兴旺起来,众口皆碑,一时风传开来,7月12的石灰窑集市,便成了“十个棚女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