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有一个人头像的衬衫是什么牌子?

定制衬衫价格多少-东莞企业衬衫定制费用

很难说是什么品牌(一般是文化衫公司找不同内衣厂代加工的)。

印有‘头像’的衬衫一般称为‘文化衫’(一种什么文化传播途径)或‘广告衫’(广告方式),是某种团体或社会个人为纪念(某人或物)或某种活动而定制的,一般没有固定品牌。

如:

纪念阿根廷的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切·格瓦拉而印制的(文化衫)

东莞内衣厂家制作提醒国人的文化衫(纪念衫)

厂家代做的(广告衫)

根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这个厂怎么样呀?

根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不错。

东莞市根茂电子有限公司是2016-12-08在广东省东莞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东莞市长安镇厦边社区厦边市场B10-11号。

东莞市根茂电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

生产、加工、销售:电子产品、电线产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纺织行业为什么这么萧条?(纺织行业还有发展吗)

这些年来,纺织业面临不少的问题,外有东南亚纺织业崛起的冲击,尤其是越南和孟加拉纺织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阴影,内有转型升级和环保政策下的双重压力,原材料成本攀高,人工费上涨等问题困扰。

但总的来说,从整体上来看其本质还是集中在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问题上,毕竟在改革开放数十年以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优势占去市场生存空间的粗放型发展,我国纺织业已然达到了发展的瓶颈,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附加值低下,利润被压榨等等,内力和外力因素下,都逼迫着纺织业脱胎换骨。

这些年,确实有不少纺织企业倒闭、破产,即便是中国500强民营纺织企业都有倒闭的,更是传出一周之内,山东两家500强纺织企业破产倒闭的消息,但个别现象并不能代表纺织业整体,毕竟决定一家企业的生产,除开市场、政策外,还在于企业自身因素,譬如企业管理理念缺失,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盲目扩张等等问题,不能以篇概全。

-

目前来讲,纺织行业形势严峻,问题突出,融资难、招工难、恶性竞争、市场紊乱、企业负担重、盈利水平低下等问题屡见不鲜,纺织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市场洗牌加速,产能过剩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下,阵痛明显。

1.

环保政策常态化,行业洗牌加速

自2017年环保政策全面爆发,2018年各类环保政策法规密集落地,2019年环保高压持续,各类环保政策规则相继实施,新一轮中央环保督查全面启动,环保常态化成为必然趋势。

2019年1月1日,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同日,号称为“史上最严”,在治理防治污染方面做出了诸多“令人乍舌”的严格规定的《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也开始施行。

环保政策持续发力,刚迈入2019年,汕头183家沿江印染企业已全部关闭停产,印染市场冲击较大,印染成本材料价格应声上涨,譬如分散黑ECT300%价格紧急上调42元/kg,涨幅2000元/吨,其他常规品种染料也随之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环保政策压力下,“散乱污”企业的淘汰显著,净化了市场行业,助力行业有序的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纺织行业的脱胎换骨,但阵痛不可避免。

2.

国际原油市场动荡,PTA水涨船高

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东局势,风云变化,美国撤军,巴以冲突等问题,以及欧佩克组织,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几大原油出口国协议减产歧义不断等问题上,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但近期反弹明显,2019年1月1日后,国际油价更是迎来七连涨,PTA行情也是水涨船高,现其内盘市场报价上涨至6420-6500元/吨左右,成交商谈则走高至6270-6350元/吨附近。

虽然原油的价格并不能完全决定PTA行情,但两者存在一定的联动性。

3.

中美贸易摩擦休战,未来趋势不明

2018年12月中美两国宣布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但不排除美方仍会加征新的关税的可能性,毕竟特朗普政府完全有可能重演他们已经一再表现的“弃约精神”。

其次则是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下造成的纺织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同时也是中国进口棉花最多的国家。

一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满足需求缺口。2017年1-12月我国共进口棉花115.3万吨,其中美棉进口量就有50.63万吨,为进口总量的44%。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我国棉花总供给量1245.4万吨,总需求量711.5万吨,棉花进口量115.3万吨,而美棉进口数量仅占我国需求量的7.1%,占总供给量的4.1%。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8年度累计签约进口了150万包美国棉花,这依然表明美国在中国棉花进口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过,中美贸易战阴影已然存在,对于一些严重依赖进口棉花的纺织企业来说,防患于未然,选择多方渠道供应也成为必然趋势。

4.

东南亚纺织行业崛起,产业转移

近些年,东南亚其中尤以越南和孟加拉纺织服装业风头最劲,得益于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以及薪资水平仅为我国一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越南纺织出口企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欧美客商的青睐,部分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转向东南亚。

凭借着国内成熟的纺织技术,依托东南亚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以及东南亚特惠关税待遇,譬如孟加拉的纺织品销往日本、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市场可享受零关税待遇,其中还包括中国在内。正是如此,在产能过剩和国内环保政策的压力,部分纺织企业纷纷转战东南亚一带。

但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当地工人文化低、纪律散、工作效率低下,员工技术培训成本高,工资薪资涨幅过快,政府营商环境不佳,行业开放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不少,且对纺织企业来说,东南亚转移成本也是不小的负担,同样的还有东南亚局势安全问题。

有的朋友认为,纺织市场整体不景气,市场严重萎缩,除开成本的上涨外,还在于订单的大幅下降,赚不到钱了,本该是旺季却成了淡季,停工,放假成了常态。

不少人都说纺织业已进入了凛冬时期,但我认为并不是行业进入了凛冬,而是纺织行业加速洗牌,开始了新的一轮淘汰赛,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关于生的考试。

纺织业,我个人认为是从来没有凛冬的,纺织业绝对的万年常青行业,毕竟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四样,如果连这四样不再吃香,那我就无法想象社会将会是怎样的颓废光景了。

而且从国家统计数据中心得到的数据来看纺织业整体发展稳定,其国民经济的支柱地位从未动摇,截止2018年12月份,我国纺织业2018年1~11月份营业收入27363.8亿元,同比增长1.9%,利润总额1164.1亿元,同比增长4.9%。而据海关数据,2018年10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32.56亿美元,同比增长7.26%。

其实,无论是环保政策,还是行业内外的严峻形势,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有一个突破点,也就是纺织产能过剩下的行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上。

不单单纺织业存在这个问题,国内实体制造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从宏观数据来分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7.2%、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的情况下,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消费却同比下降1.1%。这是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终端衣服卖不出去,就造成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了。供大于求,库存越多,行情越萧条。宏观经济数据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它对纺织行业的反应就非常准确。我们通过制造业数据其实就可以看到我们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从国际情势来看,中美贸易战的确造成了不少的影响。据《环球奢侈品报告》报道,早在2009年,就已经有60%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进行代工生产。有的在中国生产成品,有的在中国完成大部分工序,运至品牌国完成最后工序。像百纯羊绒这样的代工厂,在东莞、深圳、杭州、温州、青岛等地还有很多。纺织行业代加工减少,也是一个原因。

从政策来看,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停产淘汰接连不断。近日,应急管理部近期开展了第二轮全国化工企业明查暗访。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伴随着环保整治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纺织产业经历了一场“腾笼换鸟”的产业转型。江浙地区大量喷水织机被淘汰,仅秀洲和吴江两个地区,2017年便淘汰喷水织机总数超过73000余台,而在2018年及2019年,每年还将淘汰超过30000台织机。

在2012年,纺织产业也面临过行情转冷需求萎缩的困境,不过最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慢慢迎来了复苏和繁盛,而这一次的纺织寒冬,纺织人需要坚持多久呢?

关注纺织青鸟,了解更多关于纺织行业的资讯~谢谢。

今年情况比较特殊,旺季很短,一晃而过,纱线生产商库存加大,采购商采购热情也不大。也不知道6月怎么样了。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1、行情的特殊情况。今年旺季很短,这是最大的原因。纯棉纱、纯涤纱最近一个月都是下降的趋势。

2、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消极预期。特朗普被人调侃为“特不靠谱”,从他上任以来就展开对中国的围剿,6月情况未明,长期的预期也加剧了旺季后的黯淡。

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打起气来,勇敢迎接挑战。

来源于:中国纱线网《一周要闻》

我学的纺织印染轻化工程专业。在印染厂做质检工作三年,目前在做梭织衬衫QA跟单。个人觉得目前纺织行业属于轻工业,纤维制造,面料开发,染整工艺,成衣工艺都发展的很成熟了,进入了行业发展的夕阳阶段。国家层面来讲不会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来搞科研开发,另一方面,纺织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纤维织造,面料染整,印花,成衣水洗,都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染料废水含重金属超标,与国家环保要求不符,达不到要求就要停产整顿。还有限排控制。近年来人工成本逐步走高,很多企业出现用工荒。行业开始向越南缅甸,非洲等发展滞后的国家转移。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取缔小的生产企业,催生大型的纺织生产企业。

我是搞纺纱的。这个行业发展不是到了夕阳而是永远朝阳。就普遍性而言它的生存根本在原料电,和棉花及各类纤维,运力,但在些都被国企所空有定价权,而作为劳动密集性企业工资高,而量大税高,导致在国际市场上变冰出口为进口,而下游纺织,布厂,制衣厂,印染厂,大多为民企,环保及各种投入远远大与利润,所以目前难易生存。如果从电力,燃料,出口退税等方面加大措施,一部企业还可以活着。

一、大家都说今年纺织生意不太好,其实这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情况所造成的。从18年开始特朗普挥动关税的大棒,打乱全世界的贸易平衡,今年全世界贸易战是导致订单下滑的重要原因。

每年市场的需求量都是相对平均的,一旦发生很大幅度的变化,有可能就是再透支以后的市场,对于美国来说,这种情况他们可以利用前期所采购的量来消化自己的库存而对于我们来说订单就减少很多了。

二、近期PTA一波上涨,催生下游老板补货狂潮,但其实从18年9月份到现在PTA大趋势是不断下跌的。

这次的下跌级别至少是月线的级别,也有季向级别的导向。

说到抄底,近期下游市场补了很多货,但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前段时间堆积的刚需,和18年的涨幅还是有区别的,现在国内的需求还是在的,所以长期性的一个看涨还是要谨慎些。波动率越高,风险越大。

首先我觉得纺织行业入门要求较底,稍有一点资金即可办个小作坊,看看江浙的纺织小作坊遍地都是,而小作坊只能二十四小时运转以底价格竞争市场,基本没有产品开发能力,只能盲目跟风,这就导制整个市场产品基本都一样,造成供大于求,而有能力的大公司每年花重金开发新品种也只能是给他人做嫁衣,,这样开发热情就会降温,年复一年恶性循环,要改变本人觉得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厂要正常用工,良性竞争,才能好转。顺便说一句再多的订单也架不住咱中国人24小时连轴加班的。

纺织行业是否萧条,还没发准确的说。

有部分原因是过年的时间问题,去年1月27日就过年了,今年则是2月15日,前后差了19天。去年这个时候工人早已过完年回来正常上班了,今天还会有很多人没回来,或则回来了还在各个工厂之间观望。工人没回来工厂的生产就受影响,纺织行业的生产环节很多,有一个环节不能正常后续都会收到影响。

还有面料生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月份前后往往都是女装类面料生产的旺季,上市时间往往四五月份。时间很紧迫,往年一月份过年,订单来不及做,年后会有部分剩余。剩余做完有一些销量好的翻单又接着过来,所以显得很忙。而今年过年时间较晚,年前已经消化绝大部分,年后正常生产已经三月份了离上市时间较近,没法及时完成交期,订单量相对较少。

也来试试回答。其实,现在的世界慢慢地在走向物联网,信息的快速反应,生产效率的提升,让产品的备货量减少,市场的多元化也让决策推延。行业的订单系统在发生着改变,如果一旦技术可行,成本够低,个人定制将是未来服装的终极。所以订单量肯定是越来越少,是一种趋势。快时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开始被很多国家认识到,人类需要在贪婪消费和失去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萧条未必是坏事,优胜劣汰的时候,坦然接受,如果在纺织行业里,你没有足够优秀!

没有的事只是东西越来越好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聂辉华

*

一、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价格

最近几年,

中美两国之间物价的差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中一个热门问题是:

同样

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

为什么在美国卖得比在中国还便宜?例如,

我自己在波士顿市中心的

梅西商场买了一件哥伦比亚

Columbia

牌子的羽绒服,

上面明确标示

Made in China

(中

国制造)

售价是

69

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

470

元。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

府井商场通常要卖

1000

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同样是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

iPhone

3

,在

美国卖

600

美元(约

4000

元)

,在中国则高达

6

7

千元。最近流行的苹果

3G

版平板电脑

iPad

,我在哈佛大学电脑专卖店里花

670

美元(含税,大约

4500

元)买了一个,而这款产

品在中国市场已经炒到了

6000

元以上。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应该是著名的

Coach

(寇驰)皮

包了。在美国郊区的品牌直销店(

outlet

,一个普通的

Coach

包大概

100

美元,但是在中国

则售价高达

1500

元左右,翻了一番。类似的产品还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中国制造的

服装和运动鞋品牌,它们在美国的售价往往不到中国的一半。

巨大的价格差必然导致大量的套利者。在美国

outlet

,中国人采购队伍往往蔚为壮观,

出手阔绰,

横扫各大品牌,

简直是如狼似虎。

我就亲眼目睹一堆中国人从一个华人旅游大巴

里出来,然后直接杀向

Coach

店,以至于

Coach

店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队,而队伍中有一半

都是中国人。店里的售货**忙得不亦乐乎,此刻恨不得会说中文。因为

Coach

包价差太

大,

又非常畅销,

所以往往一个中国人非得两手都拎满了包才出来。

据说,

一些地方的

Coach

店不得不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买

10

个!那一刻,我甚至怀疑中国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

家。

我们知道,

产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

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

按常识,

中国制造的产品,

在中国当地出售,

其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肯定比在美国的成本要低,

那么价格自然是中国的

更便宜。产品的输出地居然比输入地还贵,这是一种逆向的价格差。我们从未听说过“北京

烤鸭”在北京比外地还贵,也没有听说过“南丰蜜桔”在江西比在北京更贵。那为什么一些

在当地制造的产品在当地销售反而比外地更贵呢?这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二、不同的制度,不同的交易费用

最近,

《新京报》的一则报道

援引一些专家的观点,认为是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导

致了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更便宜。

经过若干次调整,

中国出口商品的综合退税率从当初的

9.8

%提高到了现在的

13.5

%,部分商品高达

17

%。一些专家认为,出口退税相当于政府给

予了一些出口商品补贴,

因此这些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就可以低于国内同类商品。

我认为这个

观点缺乏说服力。首先,

即便扣除退税补贴,

美国商品仍然比中国商品便宜许多,

这多出来

的这些价差如何解释呢?其次,

虽然这些出口商品享受了中国政府的出口补贴,

但是美国政

府还要对它们征收进口关税。假设美国关税与中国持平,那么一减一加,也算抵消了。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这种逆向的价格差。

第一,

品牌效应。

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

产品的价格等于成本加上行业平均利润。

因此,

假如两种商品成本相同,

而价格不同,

那么一定是市场结构不同导致利润不同。

在供过于求

的市场,产品的利润相对微薄;

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产品的利润相对丰厚。

这是最直接的一

个解释。以广受中国女性欢迎的

Coach

包为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消费潮流是跟

着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有一句话说,西方国家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中国女性觉得

Coach

包时尚、潮流,把拥有这种名牌包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因此导致中国国内的

Coach

包奇

货可居,自然供不应求,从而使品牌拥有者获得暴利。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

Coach

虽然

是皮包名牌,

但是最多总体上只能算二线品牌,

真正的一线品牌是

Gucci

(古奇)

LV

(路

易威登)

Coach

是美国本土名牌,

Gucci

是意大利名牌,而

LV

是法国名牌。和大部分奢侈

品一样,真正领先潮流的产品还是在欧洲,而不是在美国。一个朋友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

如果说

Gucci

是王府井大饭店,

那么

Coach

只能是人大西门旁边的天使食府。

美国人买

Coach

包,就好比买家用电器。因此,

Coach

包赚不到美国人的超额利润,只能去赚中国人的。其

实,即便是

Coach

包,也分流行款式和普通款式。在

outlet

这样的打折直销店销售的,往往

是普通款式,

而流行的款式是不会立即打折出售的。

这就造成一种错觉,

中国人以为在美国

捡了大便宜,其实就是捡了便宜货。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运动类服装和鞋子,也符合类

似的逻辑。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像

Coach

包这样的产品,怎么说也算名牌,为什么它们在美国就

赚不到暴利呢?我认为,

这个美国的产业结构有关。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

一旦一个企

业通过降低成本或者创新产品在竞争中胜出了,它就可以通过收购其他企业进行大规模扩

张,因为其他企业根本不能生存下去。所谓“赢者通吃”其实就是充分竞争的必然结果。经

过长期的生存竞争,

每个行业就只剩下少数几个品牌可以相互抗衡。

例如,

运动服装业由耐

克和阿迪达斯平分天下,碳酸饮料业由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分而治之,而皮包业由

Gucci

LV

Fendi

Coach

四强称雄。优胜企业一旦建立了品牌声誉,大举扩张,有了规模经济和

范围经济,

成本自然降低,因此售价也相应降低。

例如全球

500

强老大沃尔玛连锁店,

靠的

不是高利润,而是薄利多销。但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很多国有企业亏损却不能退出,

很多

私营企业盈利但没钱扩张,资源存在很大程度的误置,从而难以形成大品牌、大扩张、

低成

本、低利润的良性循环。

因此,

同样是名牌产品,

但是其在美国的品牌溢价低于在中国的品

牌溢价。然而,如果一种中国制造的产品不是美国名牌,但在中国卖出比美国更高的价格,

就需要有其他解释。

第二,交易费用。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决定交易费用。因此,同样的产品,即便生

产成本相同,

在不同制度的国家也会有不同的交易费用,

从而形成不同的总成本。

假定品牌

的溢价完全一样,

交易费用更高的国家就会有更高的产品售价。

这里的交易费用主要指政府

对市场的维护成本。

假设广东东莞一个工厂生产了一批衬衫,

它可以选择通过海运出口到美

国,也可以选择通过陆路输送到北京。别看广州到北京相对较近,

但据说有人做过比较,发

现大陆沿途的各种收费和行贿所带来的运输成本居然超过了出口到美国的费用!

我相信这不

是天方夜谭,只要想想一路有多少收费站就可以理解了。其实,运输费用毕竟是确定性的,

而更多的不确定性来自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

在关系横行的中国市场,

一个工

厂要拿到国内企业的订单,

要花多少时间和财力去请客送礼?好不容易拿到订单,

又要花多

少时间和财力去拿到货款?相反,

跟外国企业做生意,

只要对方考察后确定了合作关系,

纸传真往往就解决了问题。与国内企业打交道的这些“攻关费用”

,其实都要算进生产成本

里。因此,

简单地说同样的产品有同样的生产成本,这对国内销售企业很不公平。

正是国内

市场的不透明、

不规范、

不合理导致了高昂的交易费用和制度运行成本,

从而侵蚀了国内产

品的利润空间,价格只能水涨船高了。

像联想公司出品的

Thinkpad

笔记本电脑系列产品,被从

IBM

公司手里收购过来后,完

全是在中国生产的,

现在也不是美国名牌,

但是其价格在美国还是相对便宜。

品牌溢价不能

完全解释这个现象,

因为中国消费者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多数会偏好惠普、

戴尔、

苹果等外

国品牌。

我认为这个例子典型地体现了交易费用的差别。

联想在国内是做贸易起家的,

应该

说在渠道方面投入了巨资。

但是它是在中国,

而且很多生意是和政府部门合作,

因此销售成

本、

货款回收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必定不低。

在美国卖电脑就相对简单了,

企业只要与合作

方签订了协议,

大部分交易都是通过网站进行的。

消费者要买电脑,先上网查看,

然后打电

话或通过电子商务系统预订,

并且在线付款,

然后等着邮政或投递部门送货。

如果消费者不

满意,

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无条件退货。

哈佛大学科学综合楼地下室有一个电脑专卖店,

只有

两三个员工,

周一到周五的白天上班,

里面的货物大部分是展品,

拿货需要网上或电话预约。

我想买一根

Thinkpad

的电源线,他们都说没有,让我直接从网上订购。中国消费者也许不

习惯这种“非人性”的服务,但是对于厂家和销售商来说,成本就大大地降低了。要知道,

美国最贵的就是人力服务了,因为人少。

第三,

知识产权。前面提到的交易费用都是看得见的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价格。但

是有一类成本是无法直接计算却必须包括在最终价格里的,

这就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成本。

牌产品之所以有溢价,

主要是因为它品质更好。

崇高的品质来自于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巨

大的人力和物质投资。

如果一个国家缺乏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企业就不敢冒险去创新,

而只能去生产那些短平快的产品,获取短期薄利,或者干脆帮外国品牌代工,拱手让出大

部分利润。美国有微软这样伟大的企业,是因为美国有保护知识产权的完善法律。微软曾

经和美国三十个州以及联邦司法部对决公堂。

要是在中国,

按我一个大学班主任的话说,

“一

个派出所就可以把它灭了”

如果政府能保护好企业的知识产权,市场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假

冒伪劣商品,

优势企业就可以实现市场扩张,

从而像美国那样形成规模化生产,

并最终通过

降价让消费者得到好处。

去年夏天我到苏州出差,

看到当地很多丝绸小店出售

“手工刺绣”

其实,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那些手工作品都是摆设,真正出售的全是机器生产的。

大家都知

道这是机器生产的,

想卖高价是很难的,

因此几块钱就可以买一幅。

当大规模的机器产品占

据了市场时,企业即便想生产出高品质的手工产品,又有几个消费者会相信呢?去年年底,

我在日本东京成田机场转机,

发现机场商店出售一些日本人手工制作的刺绣,

上面标有手工

制作的官方认证,一块手帕大概要卖几百元人民币。两厢对比,令我感触很深。这几百元的

价差,

其实就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成本。

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地保护本国产品的知识产权,

不仅

本国产品难以成为名牌产品,而且还将沦落为他国名牌产品的打工仔。特别是当前,

“山寨

文化”盛行,国人不以侵犯知识产权为耻,反以为荣,只顾短期利益,必然失去长期市场。

是的,文化因素,这正是我要谈的第四个原因。

第四,消费文化。中国人大概是穷怕了,所以一旦有钱,一定要炫富;即便没钱,为了

表现得有钱,也要花大代价去炫富,

这是一种畸形的文化。据说,

很多在校读书的女生为了

买一个

LV

的皮包,可以忍痛挨饿吃几个月的方便面。很多公司的低阶白领,领了工资就去

买奢侈品,特别是皮包。想想看,假如一个普通职员有一天也买了一个

Coach

包,那么她

的主管必定要扔掉以前的

Coach

包去买一个更贵的

Gucci

包,

然后高层上司看到中层主管居

然拿她一样款式的皮包,就不得不去买更贵的高档皮包了。这种盲目的、单一标准的攀比,

正是收入不高的中国在奢侈品市场不成比例地大肆扩张的文化背景。

去年由于金融危机,

LV

在全球的市场都在萎缩,

但是在中国的市场却爆炸性地翻倍增长了。

毕竟,

有那么多中国人

要炫富,有那么多中国人要送礼,真金白银盆满钵满也就不奇怪了。美国人也攀比,但他们

更喜欢比不同。你有这种东西,我非得有另一种东西。

这种追求个性的文化,杜绝了“全

民都买

LV

”的低俗文化。

本文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

2010

年第

4

辑(总第

48

辑)